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首页/ 新闻资讯 / 区县动态 / 正文

大荔:小麦苗期出现苗黄苗弱、缺苗断垄问题诊断

来源:大荔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4-01-18 16:17

小麦播后,最大的期待就是苗齐苗壮。然而,实际中个别田块会出现苗黄苗弱、缺苗断垄等现象,造成基本苗不足,影响小麦群体和产量。而且造成这些情况的因素也是多样,所以要找准原因对症处理,这样才能保证苗齐苗壮,为高产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影响因素:

一、气候异常。比如短期强降温、干旱、因涝排墒不足等。

二、小麦品种的选择。抗逆性差。

三、播种质量较差。播种机播种器堵塞、种箱种子不足,均会造成缺苗断垄现象。

四、播种时未作种子处理。地下害虫啃食茎基部造成死苗,种传、土传病害侵染造成苗黄、苗弱。

五、是否适期适量正常播种。播种过浅,导致根系干旱受冻;或者播种过深,导致出苗慢,在出苗过程中消耗过多的养分;或者播种过早,气温偏高造成旺长,虚旺苗不抗寒耐霜冻;或者播种过晚,生长时间太短,苗势太弱,形不成抗寒的壮苗。

六、是否冬灌。播种后气候干旱且冬前没有浇灌封冻水,导致小麦因为寒冻、脱水而黄枯甚至死苗。

七、秸秆还田工作不细致。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秸秆还田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在冬季秸秆还可以起到保温保墒作用,但秸秆处理不科学,就可能导致小麦黄化、断垄,甚至死苗。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1、秸秆还田量过大,秸秆疏松的特性使土壤缝隙过大,跑风漏墒,甚至出现秸秆蓬架土壤的现象,造成根系悬空,不能吸收营养物质,出现弱苗、缺苗断垄现象。

2、秸秆可能带有病菌和虫卵,在秸秆直接粉碎过程中无法将其杀死,还田后留在土壤里,危害小麦正常生长。

3、秸秆过长土压不实,土壤过于疏松不瓷实,播后没有及时镇压,小麦发芽后,根系部位很难接触到实土,影响作物出苗和生长。

4、土壤深翻质量较差。如连年旋耕,导致土壤耕层过浅,犁底层僵化,蓄水保肥能力变差,麦苗根系下扎受阻,吸收养分能力降低。

解决措施

1、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抗逆性较好的品种。

2、针对病虫害,在播种前用杀菌药、杀虫药进行药剂拌种。

3、播前深翻土壤,打破犁底层。平整土地,避免坑坑洼洼。控制秸秆还田量,合理补充氮肥,确保还田秸秆充分腐烂。播种时,时刻关注器械的运转情况以及种箱的种子存量。

4、秸秆和根茬尽可能切碎,长度小于10厘米,地面无明显粉碎秸秆堆积。且播种后一定要镇压,尤其是旋耕麦田,做到播后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以保证充足的基本苗。

5、时刻关注长期预报,在出现强降温或极温的天气时,喷施生长调节剂,增强小麦抗逆性。

6、在冬季进行冬灌,一是加速土壤沉实,促使秸秆与土壤紧密接触,防止架空。二是对小麦病虫虫害进行物理防治,降低来年病虫基数。

7、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做到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播后墒情不足时,也可及时浇蒙头水。

8、来年开春时及时补充养分,可以撒施尿素促进苗情迅速转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