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10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陕西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矿玲,陕西省委农办秘书处处长刘守峰出席,介绍我省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工作处处长李惠主持。
李惠:
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近日,省委、省政府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我省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安排部署。为了使大家全面了解、准确把握《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孙矿玲女士,请她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委农办秘书处处长刘守峰先生。
下面,首先请孙厅长介绍有关情况。
孙矿玲: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惊蛰到,农事忙。马上就是二十四节气的惊蛰了,各种农事活动将从南到北陆续铺开。经省政府同意,今天在这里召开《中共陕西省委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介绍文件有关情况,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实施意见》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特别是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推进“十四五”开新局起好步的重要措施,是结合我省实际对中央一号文件的实化、细化、具体化。文件共六大部分32条,主要特点为“四个坚持”:一是坚持贯彻中央部署,切合陕西实际。既全面对标对表中央一号文件,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又立足陕西省情农情,聚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等关键问题。二是坚持系统推进,重点突破。既统筹农业、农村、农民各方面关系,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又提出一系列注重实效的政策措施,部署一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和重要行动,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三是坚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工作,部署2021年必须完成的重点任务,又着眼“十四五”,突出战略性、方向性,明确今后5年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四是坚持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坚持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农村改革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又聚焦我省“三农”工作的突出短板和问题,提出了一些硬措施。围绕五个问题作了安排,下面,我就这五个问题给大家一一作介绍。
一、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偏低是我省“三农”工作最突出的短板,长期以来,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徘徊在全国第26、27位左右,且绝对值差距呈逐年拉大趋势。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多次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实施意见》提出,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在内容上单列一项进行安排,明确具体措施,就是要扭住以下四个收入途径不放手,下决心下力气促进我省农民持续增收。
一是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工资性收入。一方面,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群众参与度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强化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在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农民就地就业。另一方面,用好动态精准就业服务政策措施,组织更多的农民外出务工。
二是发展特色产业,提高经营性收入。持续深化“3+X”特色现代农业工程,强化延链、补链、强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广泛开展产销对接。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小农户的发展能力。
三是深化农村改革,提高财产性收入。主要是鼓励社会资本下乡,与农村集体、农民群众合作开发闲置土地、房屋资源。
四是促进政策落实,提高转移性收入。落实好民生保障普惠性和兜底救助类等政策措施,探索建立普惠性农民补贴长效机制。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我省《实施意见》部署的一项重点工作。
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一方面,保持精准施策不动摇。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另一方面,实现帮扶效应再强化。持续推进脱贫地区产业提档升级,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
二是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实施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多渠道促进脱贫地区劳动力就业。确定并支持一批国家级、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抓好定点帮扶、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
三是健全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政策体系上,在稳定现有政策的基础上,逐项分类调整优化,把握好节奏、力度和时限,实现政策不留空白、有效衔接。工作机制上,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向乡村振兴平稳转型,做到工作不留空档、无缝对接。
三、加快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意见》围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从三个方面作了安排。
一是保总量,保证刚性需求。一方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发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作用,开展联合育种、攻关,为打赢种业翻身仗贡献陕西力量。采取“长牙齿”的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同时今年将建设290万亩高标准农田。另一方面,强化政策保障,辅之以利、辅之以义,千方百计调动群众种粮和地方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
二是保多样,满足多元消费。持续发展特色产业,深化“3+X”工程,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全产业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抓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开展国家、省、市、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发展休闲农业、订单农业和乡村体育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新产业。
三是保质量,实现安全供给。提升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深化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分类管控等重大行动,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令”。
四、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加强乡村建设是补上农村现代化短板的重要抓手。《实施意见》将乡村建设作为一项行动提出来、在重要位置摆出来,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建设、持续改善,让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理解,就是抓“三个好”。
一是编好规划。省委、省政府将2021年确定为乡村建设规划年,充分体现了规划先行的重要性。要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保留乡村特色、不搞大拆大建。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创建10个示范县、100个示范镇、1000个示范村,打造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二是建好硬件。突出宜居,推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全面改善路、水、电、气等设施条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推进农村改厕、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改善村容村貌。紧盯宜业,实施数字乡村建设行动,支持5G、物联网等新基建向农村覆盖延伸,重点改善冷链物流等既方便生活又促进生产的基础设施,并完善长效管护机制。
三是抓好软件。加强乡村公共服务,聚焦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五、持续深化农村改革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改革是法宝,是最大的动力。《实施意见》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一个部分单列出来,就是要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活力。针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弱这一短板,单写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相关内容。
一是加快推动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
二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三是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稳妥有序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工作,探索“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
四是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成果,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壮大示范行动,用3年时间打造100个省级示范村,推进“空壳村”全面清零。
五是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要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真金白银地投、真刀真枪地干。在财政投入上,明确了加大省级预算向农业农村倾斜力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等措施。在金融支持上,提出了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等措施。在社会资本投资上,充分发挥各类政府投资基金和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按市场化方式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乡村振兴。
总的来说,我省《实施意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措施得力、亮点较多,就不再一一赘述,主要介绍这些。下面就有关问题,非常高兴与记者朋友进行交流沟通。
谢谢大家!
李惠:
谢谢孙厅长,情况介绍就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先介绍一下所在的新闻单位。谢谢。
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脱贫摘帽地区将全面转向乡村振兴。我省作为西部地区,今年将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孙矿玲:
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布了“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同时总结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就是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这次总结大会标志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全面完成,也标志着“三农”工作进入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即一手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手抓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局面。
“十三五”以来,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5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8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讲,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也要看到,我省作为西部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一方面,一些脱贫地区、脱贫群众虽然已经脱贫,但自身持续发展能力、抵御风险能力还不强,稳脱贫的压力还比较大。另一方面,还有脱贫不稳定户1.38万户、4.33万人,边缘易致贫户1.48万户、4.38万人,防返贫的任务也比较重。尽管“三农”工作重心发生了历史性转移,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仍是今年我省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我们采取以下几项措施,具体说:
一是守好底线,确保不发生规模性的返贫。文件提出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这就要求对易返贫致贫人口收入水平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实现常态化监测,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还要通过产业就业、扶志扶智等措施,保障持续增收。
二是健全政策,推动政策平稳转型支持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有一系列的政策我们都进行了集中打包,下一步我们要把这些政策一项一项逐渐平稳转移到实施乡村振兴上来。对于我省来说,就是要在过渡期内落实好“四个不摘”,把脱贫攻坚形成的组织动员、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借鉴应用到乡村振兴上来,逐步实现从原来集中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确保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交接好。
三是壮大产业,推动脱贫地区乡村产业发展。不论是巩固成果,还是推进乡村振兴,产业依然是最为关键的根本之策。要帮助脱贫地区接续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尽快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培育更多“小木耳、大产业”式的特色产业。
四是强化支撑,充分激发乡村人才活力。人才问题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一方面,鼓励引导脱贫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强化内生动力培育,使他们继续以主体的身份把自己的生活创造的更加美好。另一方面,发挥行政推动作用,引导专业技术人才、行政人才和社会各方面人才,陆陆续续参与到乡村振兴之中,解决乡村人才不足的问题。
五是完善机制,确保乡村振兴有序推进。借鉴脱贫攻坚中形成的一系列好机制,把脱贫攻坚工作体系向乡村振兴平稳转型,形成上下贯通、精准施策、配合有力、一抓到底的工作体系。
谢谢!
李惠:
请继续提问。
陕西日报记者:
您好,我是陕西日报记者。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供一直是广泛关注的问题。请问我省将采取哪些举措来保障老百姓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孙矿玲:
有一句古话是猪粮安天下。粮食安全问题是从中央到地方要守的底线安全问题。总书记讲,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保证粮食安全是我们今后农业农村底线性、政治性任务。在这方面,我们要千方百计保供给,把“米袋子”“菜篮子”保证好。今年,总体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505万亩以上,产量达到1275万吨。同时,我省还是粮食供给紧平衡省,每年净调入粮食250万吨左右,所以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一刻都不能掉以轻心。《实施意见》采取几条措施保证安全。
就粮食生产而言,主要是落实“两藏”战略基础上,具体实施“一稳三提”行动。一是稳面积。强化党政同责,将目标任务下达到各市、播种面积分解到镇村、落实到地块。二是提地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向粮食功能区和粮食基地县聚集,实施农田质量提升工程。三是提单产。开展玉米增密度和小麦播种质量提升行动,加强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推广,提高粮食单产。四是提效益。提升种粮效益,关键是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种粮农民有积极性、种粮县区不吃亏,这样才能使粮食稳定下来,还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确保达到粮食稳产丰产。
就生猪生产来讲,畜牧业生产,去年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主要发展以生猪为主的畜牧生产。今年重点抓好生猪生产恢复,确保生猪存栏增加100万头以上。要往陕北、渭北等适宜区域布局建厂。要转变生产方式,坚持大企业引领、大板块推进、大循环支撑,形成果畜良性循环。还要保安全,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疫情防控,使产业稳定下来。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奶山羊产业,使我省奶山羊产业在全国继续保持领先水平,使餐桌能够丰富安全多样。
谢谢!
李惠:
请继续提问。
各界导报记者:
您好,我是各界导报记者。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这是一个新提法,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对此作出了专门部署。请问我省在乡村建设方面有哪些重点?应该怎样来推进这项工作?
孙矿玲:
正如您所说,“乡村建设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充分展现了“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着力点。近年来,在乡村建设行动上,我们搞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接下来,还要搞五年行动。就这个问题,请刘守峰同志回答一下。
刘守峰:
非常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前面,孙厅长从编好规划、建好硬件、抓好软件这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谋划好、实施好乡村建设行动是确保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抓手。今年省委《实施意见》对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进行专门部署,重点是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等三大领域做了安排,通过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具体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主要突出“提升”。今年将在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基础上,启动实施五年提升行动,按下“快进键”,分类有序推进农村改厕,引导推动户用厕所进院入室,到2025年基本普及卫生厕所,统筹推进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处理,普遍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等工作,到2025年90%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二是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是突出“覆盖”。推进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这方面要下功夫、做文章,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供水保障、乡村清洁能源、数字乡村建设、村庄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加紧补齐农村短板,特别是要打通仓储、冷链、物流配送等设施从乡到村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在农村公共服务上,关键是突出“均等”。多措并举,切实抓好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务,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从形式上的普惠向实质上的公平转变。
总之,对于乡村建设行动,文件中有一系列硬措施,含金量很高,操作性也很强。我们相信,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纵向使劲、横向携手,在打好组合拳情况下,一个个美丽的新农村将会绽放在大家面前。
谢谢!
李惠:
最后再提一个问题。
中国报道杂志记者:
您好,我是中国报道杂志记者。做好“三农”工作,党的领导是保证。请问如何确保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这些硬任务?
孙矿玲: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推进“三农”工作要加强党的领导,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和我省《实施意见》反复强调、着墨很多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加强大的力量来推进。”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和提高脱贫攻坚时的工作力度,确保乡村振兴的有序推进。《实施意见》作出了全面部署,我想从下面三个方面作介绍。
一是建立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借鉴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好机制,健全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领导体制,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夯实各级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特别是县一级最为关键,县委书记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推动“三农”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的“一线总指挥”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一线责任人”。
二是构建“大振兴”格局。建立各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构建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五大振兴”专项小组牵头推进、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坚持定点帮扶、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乡村振兴。
三是统筹帮扶力量。发挥好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建立乡村振兴监测考核评价体系,对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对考核排名落后、履职不力的市县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保证各项措施举措落到实处。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乡村振兴也要建立一系列考核体制机制,健全重点工作督查、第三方评估和责任追究机制,推动《实施意见》所提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地。
谢谢!
李惠:
再次感谢孙厅长和刘处长,也感谢与会的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