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正文

渭南市农业局 关于印发2017年产业扶贫 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渭南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17-06-09 16:59

渭农业发﹝2017﹞39号

各县市区农业局、高新区农办、经开区农综局,市级有关部门:

为深入贯彻省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落实省市追赶超越第一季度点评暨精准扶贫脱贫、生态环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三场攻坚战推进视频会议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切实转变作风,查摆问题,补齐短板,积极主动作为,根据省农业厅《2017年产业脱贫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我市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聚焦“五个扎实”新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盯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以实现追赶超越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以提升产业水平、实现精准脱贫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速培育市场主体,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促进三产融合互动,依托产业带动,切实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和增收能力,全力确保产业扶贫的精准、长效和稳定。

2.基本原则。一是规划引领,统筹施策。依据产业扶贫规划,优化资源配置,科学谋划项目,加大扶贫项目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推动产业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安排,以项目支撑规划任务落实。二是培育产业,长短结合。综合考虑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潜力等因素,因地制宜,选准特色产业,优化产业布局,统筹处理长期受益和短期见效的衔接,既要着眼近期脱贫目标实施一批见效快的短期项目,又要立足场长远谋划长效产业,推动贫困户稳定增收。三是主体带动,创新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作用,带动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村、贫困户。创新利益联结模式,靠机制把贫困户纳入滚动发展的产业链环节中,加快生产就业脱贫。四是三产融合,科技支撑。从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培育品牌等全产业链条推进产业扶贫,提高附加值,提升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整体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贫困地区科技转化,推动节本增效、转型升级,提高贫困人口技能素质。五是注重生态,绿色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为基础,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容量相匹配,兼顾开发也保护、当前与长远,转变资源利用方式,适度开发保护生态,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促进农业发展与生态建设互动,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共赢。

二、主要目标

按照“强产业、促增收、能脱贫”的目标要求,推动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要素配置、扩大有效供给,确保特色产业精准覆盖贫困区、主体项目精准带动贫困户,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贫困户增收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为实现我市脱贫攻坚年度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

1.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依托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选好产业。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发展优质粮食产业。突出苹果、梨、葡萄、鲜食枣四大板块,优化种植区域和品种结构;在城市近郊和交通便利地区发展石榴、樱桃、桃、李、梅、杏等时令特色水果,在秦岭北麓重点发展猕猴桃产业;开展苹果老园改造,大力推广“四项”技术,提升果园管理水平。建设以大拱棚为主要栽培方式的设施瓜菜示范区、以日光温室为主要栽培方式的设施果菜示范区以及黄河沿线设施莲藕示范区。实施畜牧业振兴计划,重点推进千万头生猪产业示范区、二十万头奶牛产业示范区、百万只奶山羊产业示范区以及亿只家禽产业示范区建设。继续实施绿化秦东大地建设美丽家园三年行动,发展特色经济林、用材林、花卉苗木、森林食品等产业。依托黄渭洛三河滩涂优势,建设现代渔业养殖示范区。(牵头单位: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畜牧局,配合单位:市气象局)

2.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支持贫困县建设标准化绿色生产基地,培育推广区域公用品牌,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地理标志登记。建立渭南品牌农产品联动机制和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加强基地认定与认证,果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市场监管,集中打造“白水苹果”、“蒲城酥梨”、“大荔冬枣”、“临渭葡萄”、“合阳红提”等区域公用品牌;加大区域品牌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和网络平台扩大宣传,努力提高区域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知名度亮、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牵头单位:市农业局,配合单位:市供销社)

3.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坚持协调发展,吸引工商资本适度介入农业农村,引导城乡工农要素平等交换合理流动,做强农业产业,深化农产品加工业和新型食品制造业,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积极建设田间综合体,推动农村商贸服务业。以新型城镇化统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特色产业主题城镇,激发农村经济增长活力。(牵头单位:市发改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文物旅游局、市供销社)

4.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加大对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市场主体和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引导新型主体通过订单生产、土地托管、股权合作、吸纳就业等方式,与贫困户形成稳定的产业帮扶共赢机制带动贫困人口精准受益。将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新型主体扶持评定的前置条件和硬性约束,对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或吸纳贫困人口就业数量较大的给予优先推荐扶持或认定升级(牵头单位:市农业局)

5.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扶贫平台。支持贫困地区特别是移民搬迁区配套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利用“两区”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畜禽养殖、林下种养等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提高产业增值能力和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能力。鼓励各级有关部门对口提供技术培训、管理指导、市场营销等服务,辐射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进入园区生产和就业,打造产业扶贫新平台(牵头单位:市农业局,配合单位:市林业局、市供销社、市畜牧局)

6.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加快贫困地区土地“三权分置”和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产权确权、赋能、搞活,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新动能。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加快建设贫困县乡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加强产权评估、交易监管,推动要素流动、资源优化,让贫困人口享受到改革红利。(牵头单位:市农业局)

7.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围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加大对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力度,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贫困人口技能素养采取集中办班、现场指导、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集中培训,确保贫困村农业主导产业鲜明,贫困户掌握相关生产技术,促进先进实用技术在贫困地区的转化应用,切实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能力。(牵头单位:市农业局)

8.扎实推进驻村帮扶工作。加大单位扶持力度,帮助对口贫困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致富产业,推动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指导抓好扶贫人员培训,提升精准帮扶效果,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统筹协调。市县农业部门(产业扶贫办公室)要加强扶贫、发改、财政、文旅、林业、水务、气象、供销等部门沟通协调,纵向衔接、上下联动,相互配合、互相支持,尽快形成层层落实的格局,凝聚产业脱贫攻坚的合力。各县市区农业局、市级有关部门要落实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2.强化财政支持。切块向国家级扶贫开展重点县下达产业脱贫引导资金,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规划产业布局,组织申报、编制扶持计划。提高资金使用的精准性,扶贫项目尽可能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村、有发展产业意愿的贫困户,集中资源推进重点地区产业精准脱贫。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鼓励贫困县区通过建立风险池等方式,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产业扶贫开发,拓宽投融资渠道。

3.强化督查考核。产业扶贫是追赶超越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各有关单位要结合任务分工、阶段目标,强化工作措施,推进工作开展坚持以“三项机制”为引导,按照追赶超越考核工作办法要求,实行以月通报、季讲评、半年点评的方式定期全面督查,通报考核结构,推动产业扶贫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间节点有效落实

4.强化信息统计报送。健全和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及时采集产业贫信息,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指导产业贫工作有序开展。每月5日前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汇总报送。(市农业局联系电话:2930337,E-mail:wnnyfp@163.com)

5.强化宣传交流提升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作用,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政策、解答问题、回应关注、接监督,提炼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挖掘报道典型事例、先进个人,不断扩大产业扶贫的影响力

渭南市农业局

2017年4月26日